鼎石学校"以艺术之名"——10年级学生期末艺术作品展

来源:北京市鼎石学校 时间:04-27

北京市鼎石学校为中国带来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它秉承追求卓越的学术精神,致力于融合东方、西方及国际教育的精粹,是一所真正的世界学校。我们热情地拥抱这个充满活力、瞬息万变的世界,从奋发进取的人类社会中汲取营养,并为未来的世界做出贡。以下是关于视觉艺术课程作品。


一张胖乎乎的、天使般的孩子的脸仰起来,眼睛眯着,像是在祷告。再仔细看看,你会发现,其实她是一条长着人脸的鱼。这件有趣的雕塑是10年级学生张慕兰的作品。她说,因为各种偏见、迷信,许多女孩被溺死在河里,自己制作这样的作品就是要表达和描述这些女孩所遭受的苦难和歧视。

艺术,不只是无声的诗歌,它也是展露艺术创作者思想和灵魂的窗口——如果你流连于本学期末中学生的艺术作品展,就会深深感受到这一点。你会看到学生们的尝试,与残酷的现实之间的摩擦,他们的进步、反思、震惊、犹豫……你可以看到他们经历了什么。

鼎石学校“我们的学生很努力。他们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创作过程。我想,这次展览会让整个鼎石社区对视觉艺术和设计课有个总体的概念。它也会展示我们学生的能力。” 中学设计课老师George Baxter说。国际教育展览包含了7至10年级学生的画作和设计课作品

“大家总是说我的艺术学的不错,”被我们问到为什么喜欢艺术课的时候,10年级学生张慕兰说,“但是我喜欢它是因为它让我感到快乐。”另一名10年级学生刘江明和张慕兰想的一样,并且艺术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

对张慕兰和刘江明的另一些同学来说,艺术已经不仅仅是兴趣,也成为一种可能的职业选择。李晨悦梦想着做一名建筑师,她需要坚实的艺术课基础。魏婉打算向平面设计师的方向发展,也要锻炼相关的培训和技能。除了这4个聪明的学生之外,另有10几个学生在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IBDP)阶段选择了视觉艺术课程。

学生们都说,视觉艺术课并不简单。它让刘江明联想起解数学题,而魏婉觉得它很像写英文课的论文——因为创作艺术作品也需要把想法概念化、调查和拓展这个想法,然后设计出不同的表达方案,最后完成作品。它远不是只要求“创造力”这么简单。它会耗费时间、需要你大量的投入,并且要求并不低。正如一些学生认为的那样,这门学科会让你以不同的方式和路径来发现和拓展自己。

鉴于视觉艺术课程的高标准要求,DP学生将在中学的最后两年里拥有他们自己专用的视觉艺术创作空间。“那里将成为他们学习、反思和成长的地方。” Baxter老师说。借用托马斯·默顿的话来说——在那里,借由艺术这条道路,他们将继续寻找和发现自己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