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学士桥2020秋季开学工作实施方案

来源: 上应IEC学士桥      编辑:佚名

根据《上海市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秋季开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通知要求和学校疫情防控总体安排,结合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学士桥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学士桥.jpg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学士桥

总体目标 适用范围

压实学院防控主体责任,坚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巩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局面,落实“四早”防控措施,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自我防护意识,及时掌握学院疫情防控动态,做好突发应急处置,确保新学期学院平稳运行和广大师生员工身体健康。

本方案适用于2020年秋季,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国际教育中心所有学生的疫情防控和开学**。根据疫情形势的变化和评估结果以及上级最新要求,本方案将适时调整和更新。

开学时间 报到流程

根据《**指南》通知要求,结合学校防控总体安排和学院实际情况,确定2020年秋季国际教育中心学生错时错峰开学报到,其中,各年级老生将于9月19日报到,2020级新生将于9月20日(星期日09:00-14:00)报到。

*国庆期间将安排新生校内军训等活动,具体安排待通知。

◆ 学生入校时提供绿色健康码,经过入学审批、体温检测方可入校并至图书馆楼四楼完成签到

◆ 收取学生材料:录取通知书、身份证复印件、相关学历证复印件等入学所需资料

◆ 完成其余缴费

◆ 办理宿舍入住手续

◆ 分批发放课程表、校服、教材等

开学前中后 **安排

(一)开学前准备**

1.严格抓好开学前疫情防控

(1)健全疫情防控体系

一是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提高政治站位,把疫情防控作为**的重中之重,完善学院疫情防控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责任到岗,提前有序做好开学前疫情防控各项准备和**安排。

二是制定和完善防控**方案,根据学生来源特点等,制定具体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国际教育中心分别根据各自情况制定开学准备**方案。围绕关键环节和重点措施,制定开学准备**方案,主要内容应*括但不限于:信息排查报送,全日健康巡查,因病缺勤缺课每日网络直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应急处置流程及演练,复课证明查验,教室、学生宿舍等场所环境卫生清洁、通风、消毒及检查,师生员工健康宣教、应急心理干预等。

三是完善联防联控联动机制。学院与学校各职能部门保持密切,获得专业技术力量的支持。

四是加强信息搜集与监测。落实全覆盖排摸,了解师生行踪和健康状况。落实好对全体学生和教职员工(特别是中高风险地区和境外人员)的全面排摸,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落实每日疫情防控“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发现异常,迅速上报。

五是加强对师生健康的指导。所有师生员工原则上不前往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对于赴国内其他地区的,要向学校报备并做好个人防护。通过**网络,确保对师生健康状况的跟踪了解,全面掌握。

六是健全人员培训和应急管理相关制度。继续细化有关方案和制度,明确负责制定方案和制度的部门负责人负主责。通过多途径、多平台、多形式全面部署,确保教职员工、学生、教职工人员培训全员覆盖。

(2)做好开学前在校人员疫情防控**

开学前学校采取封闭式管理,重视和关心留校师生、教职工人员的生活,确保在校人员基本生活需求安全、有序。加强对留校人员健康观察,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应每日两次测量体温,体温≥37.3℃的,要安排隔离观察并引导及时就医。

2.做好开学保障准备

(1)开展开学前安全大排查和开学专项演练

按照学校安全稳定**统一要求,充分发挥直属党支部作用,把握师生思想动态,加强引导。在9月上旬开展开学前安全大排查和开学专项演练,查漏补缺,确保安全稳定和开学各项准备**落实到位。

(2)做好开学前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培训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运用上海学生活动网”(www.secsa.cn)的健康教育板块等各种形式组织对师生员工开展防控法规和制度、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培训,做到宣传教育**全覆盖,指导师生员工以科学的行为方式和理性的态度对待疫情,理解和支持**、学校各项疫情防控应对措施。

(3)对不符合返校要求的学生,学院安排网络直播教学服务,确保同步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同时,加强关心和指导。

(二)开学期间**指引

1.返校师生员工相关要求

(1)对于来自低风险地区的师生员工,须持健康码绿码或有效健康证明返校报到,并进行14天的自我健康管理;无法提供有效健康证明的师生员工,需要在校外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方可返校。

(2)来自或需要途径中高风险地区师生员工,在该地区恢复低风险级别前暂不返沪。如有个别从中高风险地区返沪的师生员工,要严格执行国家和本市防控要求,由学校在属地联防联控机制下,组织在校外实施14天集中健康管理,实施2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2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的方可申请返校。

(3)来自或途径过去21天内从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调至低风险地区的师生员工,原则上要进行7天校外(集中)健康观察,期间合理安排1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方可申请返校,入校后继续进行7天自我健康管理。

(4)对于境外返沪的师生员工,入境后要严格执行国家和本市相关管控措施,持健康码绿码且核酸检测为阴性的方可申请返校。

(5)对于本人或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为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者、疑似病例以及密切接触的师生员工,暂不安排返校报到,直至康复后1个月且核酸检测为阴性的,可以申请返校。

2.学生返校**安排

(1)返校前**

1)开学前,学院通过《疫情防控**告知书》等形式,将学校疫情防控有关要求通知到每一名学生。学生原则上不得提前返校,确需返校应按照规定报批,无故到校可按照违反校纪校规处理。

2)学生返校前14天,原则上不得离开居住地所在省份,并通过班级群每天上报个人健康状况。学院由专人统计、汇总并留档,发现异常,提前预警,提前上报。

3)出现呼吸道症状,发热、畏寒、乏力、腹泻等身体不适症状者,应及时就医,待症状消失,身体痊愈后,凭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方可返校。学生返校前应做好口罩、体温计等个人防疫物品的准备。

4)学院对走读、校外住宿学生进行全面排摸,学生需填写走读或校外住宿申请表,经家长签字同意后报学院、学校审核。

(2)学生报到当日安排

1)报到当日,学生经人脸识别、凭绿色“随申码”和“行程卡”入校,并需接受体温检测。

2)公共交通来校学生务必按要求全程带好口罩,做好防护。自驾车来校学生,要求轻装简行,校门口下车,自驾车不得进校。

3)新生报到原则上家长不陪同,确有需要的,按照限人数、限时间和提前报备的原则,控制进校人员数量和逗留时间。陪同人员需完成进校前14天的自我健康管理,核酸检测阴性,并做好进校后个人防护措施。报到学生如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应按照疫情防控处置流程将有关人员送至就近指定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就诊。

4)报到学生如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应在临时隔离区等候,由学校按照疫情防控处置流程处置。

5)未提前报备返校情况、未佩戴口罩或者拒不接受体温检测的学生,学校将按照要求拒绝其入校。未在指定时间内返校的需报备相关部门经协调后入校。

(三)开学后**指引

1.疫情防控期间学校一律实行控制性管理,实施精准防控,国际教育中心学生的管理参照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要求。学生报到后,确需外出,需向班主任申请,填写《临时离校申请单》,并报学院批准。《临时离校申请单》一式两份,一份学院留存备查,一份离校时由学生交门卫。学生返校后,原则上不得离沪。

2.在校期间,自觉按照学校规定进行健康监测。注意用眼卫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宿舍卫生清洁,做好个人卫生,定期晾晒、洗涤被褥及个人衣物。

3.严格遵守学校进出管理规定,学院加强与实习单位的沟通,做好参加实习实践学生的活动管理。学生尽量减少出校,外出须请假并做好个人防护。

4.做到学习、生活空间相对固定,避免到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在公共场所保持社交距离。课堂连续授课时间不超过45分钟。疫情防控期间,除正常教学活动外,原则上,不组织大型聚集性活动。学生在校期间应随身携带备用口罩,在校内人员密集场所建议佩戴口罩,在通风、人员非密集区域可不佩戴口罩,参加体育课不佩戴口罩。

5.学生每天10:00前应自行测量体温并做好疫情申报**,如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应立即报告学院,按照学校疫情防控处置流程处置。

6.按照中外教师和学生趋同管理的原则,做好留校的外籍师生(含校外住宿)管理**,日常管理措施和口罩等防控物资配备执行国内师生统一标准。

7.疫情防控期间,外卖一律不得进入校园。

8.加强宣传教育,坚定抗疫信心。发挥学院思政**优势,深入开展学生思想状况摸排,细致把握学生需求,以真心换真情,做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把**做到学生心坎上。

9. 高度重视开学以后疫情防控过程中的心理干预**,动态地了解与监测准备返校和已经返校学生的受疫情影响状况及心理状态,分层分类应对。结合学校的整体部署,编写有关疫情期间涉及开学准备和开学之后学生心理自我调适的宣传资料。及时排摸返校学生的心理状况,畅通并充分利用多种求助(、、邮箱、等)通道。针对共性的心理困扰和个别的心理问题,开展面向学生的疫期心理宣教与支持。

上应IEC学士桥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

相关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