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优势
分层教学与竞赛实战
根据学生年龄与基础分班(启蒙班/进阶班/竞赛班),例如低龄段通过“大颗粒动力模块”培养空间思维,小学高年级引入“VEX-IQ竞赛任务”强化C++编程与结构优化,初高中阶段则聚焦“Arduino开源硬件项目”提升创新实践能力。课程内容与FLL、VEX、Botball等赛事无缝对接。
双师跟踪与闭环管理
每班配备主讲教师与辅导教师,覆盖课堂任务指导、课后作业批改与竞赛方案优化。每月组织“全真模拟赛”,结合“错题溯源系统”分析薄弱环节,例如针对传感器调试失败案例进行专项训练,形成“学-练-赛-补”完整闭环。
跨学科项目与兴趣融合
课程设计融入数学、物理、工程等学科知识,例如通过“智能交通灯系统”学习电路原理与逻辑控制,在“机器人足球对抗赛”中应用路径规划算法。同时设置“科技主题夏令营”,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环保机器人”“AI助手”等创意项目。
机构优势
多校区覆盖与灵活服务
北京设海淀、西城、朝阳等9个直营校区,开设周末班、寒暑假集训营及竞赛冲刺班,支持线上智能平台同步学习资源。
本地化竞赛资源整合
与人大附中、十一学校等合作共享竞赛题库,针对北京“科技特长生”政策开发“简历优化+密考模拟”专项服务,例如指导学员梳理机器人竞赛奖项与项目经历。
智能学习支持系统
配套“码高云校”线上平台,提供竞赛真题解析、3D搭建演示视频及虚拟仿真训练模块,家长可通过专属端口实时查看学习进度。
适合人群
竞赛冲刺型:计划通过VEX、FLL等赛事获得升学加分的小学高年级至初中生。
兴趣拓展型:对机械搭建、智能控制感兴趣,希望培养逻辑思维的4-12岁儿童。
升学衔接型:目标科技特长生路径,需系统提升项目实践与创新能力的中学生。
专项提升型:需突破编程语法、传感器调试或结构设计等单科瓶颈的学员。
师资介绍
教师团队熟悉机器人竞赛规则与教学规律,擅长通过项目化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例如,机器人课程导师采用“场景化拆解法”讲解复杂机械传动原理,曾指导学员在Botball国际赛中完成“灭火机器人”结构优化;编程教师聚焦“代码调试实战”,通过“智能小车避障案例”拆解传感器数据交互逻辑。团队定期参与VEX亚洲区赛事教研交流,动态更新课程内容以贴合技术迭代趋势。
北京机器人编程课程 2025-05-22 14:17:03
课程介绍
发布日期:2025-05-22 14:17:03
上一篇:北京高考填报志愿升学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