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当代艺术设计的发展,珠宝首饰也不再单纯是一种身份或财富的象征,如今当代珠宝设计更多是向人们传达了珠宝的创意性、概念性、材料性等多方面因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去通过佩戴一些别致而有趣的首饰来彰显自己的个性和品味。
珠宝不再是数十年前只针对于一些小众人群的一种贵重物品,通过全球艺术市场的发展和人们对于时尚认知的提高,珠宝首饰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大,人们对于首饰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以往以贵金属为主的传统珠宝已经满足不了当下的珠宝市场。不光是小的设计工作室还是类似于Cartier、Tiffany&Co这种大品牌,都开始顺应时代的潮流去尝试一些当代珠宝饰品,所以越来越多的学生也会选择去欧美国家读最前沿的珠宝设计课程。
当然这也并不代表传统珠宝就此没落,传统珠宝和当代珠宝的区别只是在于它们的着重点不同。
如果说传统珠宝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贵金属材料和一个好的设计来凸显一颗或多颗宝石,最后让珠宝成品显得更加贵重,那么当代珠宝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设计师的灵感和对多种类型材料的理解运用设计出更加与众不同的珠宝成品来传达设计师的个人理念。
那么当代珠宝设计都有哪些表现方式?学生又应该怎么去理解和接触它们?
下面会列举一些珠宝设计师的作品和想法,帮助大家更好的去了解当代珠宝设计!
David Bielander是来自瑞士的珠宝设计师,他使用18K黄金、银等贵金属材质,通过人工不断的打磨加工,最终形成完全不同的材质效果。比如他的「Cardboard」系列,他通过对于贵金属材料的反复锻造加工,模仿了瓦楞纸的肌理效果,视觉上像逼真的纸质品,如果不去触摸它根本分辨不出来。
他热衷于尝试各种非传统材料,设计出「非传统创意」作品。他的每一件作品看起来十分接地气,但是充满了很多趣味和意外之喜。这种通过工艺变换原有材质特性的方式是很值得推荐,也是在当代珠宝设计中很常见的一种方式。
Dukno Yoon是来自韩国的一位艺术家,Yoon先后在韩国首尔国民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和美国俄亥俄州牛津迈阿密大学获得硕士学位。
他一直致力于对于节拍器的研究和鸟类的运动,发明了戒指、手镯和其他模仿鸟类运动的装置,这些装置利用了由手腕轻拍或手指弯曲引起的运动使他的珠宝拥有了一些趣味性。这种趣味性的珠宝也是现阶段比较推荐的当代珠宝设计种类。
Gesine Hackenberg原来是一个接受过传统金匠培训的珠宝设计师,但是她厌倦了传统珠宝理念,于是她开始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她开始扭曲陶瓷餐具等一些常见生活品的功能,变换创造成独特的设计。
她的陶瓷系列作品是她在二手商店找到一些盘子和碗,将其打孔做成一颗颗笑的「珍珠」,串在一起做成胸针,或是镶在贵金属中做成耳环或者戒指。
对于刚接触当代珠宝的人或者是打算申请国外珠宝院校准备作品集的同学来说,这类从生活中找到灵感的作品是比较推荐的,结合综合材料和传统材料做出创意性和工艺性并存的珠宝。
目前,国内珠宝市场还是更偏传统珠宝,但是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市场也会陆续接受很多更概念的当代珠宝产品,如果学生们可以利用学校或者身边的资源去提高自己的眼界并更好的接收新鲜事物、学习接收当代珠宝设计,再通过融入一定的的传统元素,结合两种风格的珠宝,那将来的珠宝市场一定属于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