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马是全景数学?
全景数学
全称:全景式数学教育,Panoramic People-oriented Mathematics Education,简称PPME。
是谁发明了它?
北京特级教师张宏伟老师和他的教研团队。
它的大作用
它是基于国家教材和全课程实验独创的小学数学教育理念和方式。
它使数学学习更为丰富、全面和完整,它从生活出发,让数学可以被触及和被感受。
它给孩子以数学的浪漫体验,丰沛孩子的数学情感,让小学生能更全面地认识和思考数学以及他所处的这个世界。
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它以世界数学历史文化为基础,对部分课程内容进行了大模块跨域整合,编织了高效落实课标要求和国家教材的系列助学套餐,创新和完善了数学教学方式。
全景数学在天外·教师篇
张宏伟老师(2排右数第4)与天外小学数学课程开发部教师合影
我们的相遇
2020年7月是天外数学老师们次近距离接触张宏伟老师,那场“全景式数学课标解读”,犹如寒光遇骄阳,让我们热情洋溢。
从此开始,天外与全景数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暑假期间的教材研讨、张宏伟老师的讲座、示范课,听评课等、全景团队的高丽君老师与谈有恒老师的每周线上研讨……
在每一次与“全景大咖”的相遇中,全景数学的内涵不断呈现,“全景育全人”的理念让我们一次又一次的被震撼,被颠覆,激励着我们敢于“出界”。
全景式数学是思想的引领者
全景数学打破了我们的思维定式,她让我们以全新的视角去看数学,看儿童,看世界;让我们看到了教材之外的天空;让我们的心灵为之一动,不只是看到全景后的触动,更重要的是使我们从周而复始、平淡无奇的“教材的执行者”变为“改革者”。
我们开始思考数学是什么?她要带给学生的什么?我们要以怎样的方式传递?我们的学生除了知识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全景给了我们“魔力”,让我们痴迷于研究如何教好学生。洛克威尔说:“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
全景数学就是思想之光。
全景数学在天外·学生篇
“老师,我们的数学课越来越好玩了!”
有趣的数学
学生不再是被动而枯燥的接受知识,而是升华为数学的浪漫感知。
学生动手制作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探索图形之间的关系和各个图形的特点。
建立乘法解决问题的模型,在了解速度之前,查阅各种交通工具的行驶速度,感知复合单位的由来……
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伴随着老师不断的启迪,孩子们的思维更加发散,勇敢的身影越来越多,彰显着自信的光芒,这都是全景理念带给孩子的改变!
全景数学在天外·课例篇
课例一:0.4与0.40精确度有什么不同?
0.4与0.40
以前我们只知道0.4与0.40的计数单位不一样,但是大小一样,又因为按照约定俗成的数学解释:小数数位越多,精确度越高,但是从未真正理解为什么0.40比0.4的精确度高。
①0.395、0.396、0.397、0.398、0.399、0.401、0.402、0.403、0.404
②0.390、0.391、0.392……0.399
0.401、0.402、0.403……0.409
0.410、0.411、0.412……0.419
0.420、0.421、0.422……0.429
0.430、0.431、0.432……0.439
0.440、0.441、0.442……0.449
组三位小数的近似数都约等于0.40,这组近似数为0.40的三位小数范围是在0.395~0.404之间;第二组三位小数的近似数也是约等于0.4,但这组三位小数范围确是在0.390~0.449之间。0.40的取值范围小,以此说明0.4和0.40的精确度不同,0.40的精确度更高。
由于数据的展示,学生理解起来困难些,所以教师借助数轴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0.4与0.40的精确度不同以及0.40的精确度更高。
根据数轴中两个范围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近似数为0.4的三位小数范围大于近似数为0.40的三位小数范围,以此可以推理出0.40的精确度更高。
课例二:面积单位的认识
面积
在研讨较大的面积单位教学时,人教版教材出示了平方米,然后直接出示了公顷和平方千米,尤其是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变为10000,和学生前面学习的“相邻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为100”不相符,跨度太大,为了突破这个问题,我们给孩子普及了公亩这个面积单位,补全了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面积单位,即:平方米,公亩,公顷,平方千米,相邻面积单位进率为100。学生通过实地测量的方式,去感受一公亩及一公顷的大小,更清晰的建立起表象。
课例三:长度单位的认识
长度
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并认识尺子。体会测量的必要性。
重构“厘米和米”的教学。英文单词meter表示米,而centimeter表示厘米,而centi表示百分之一,centimeter就是指1米的百分之一,即为1厘米,所以我们调整为先进行“米”的教学,再开展“厘米”的教学。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对比和操作等多种方法,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初步建立1米和1厘米的概念表象;借助身边的实物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意义,能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理解1米等于100厘米,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直尺测量由人教版的第二课时教学调整为四课时教学,即测量方法的学习安排在长度单位的充分认识后进行,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学习目标之一是会用厘米尺测量,但教学完“米的认识”才画线段,与相关课时间隔太长,改变之后,则使测量和画图成为一体。
“老师应该教方法,教思维,用数学教育涵养人性,启迪智慧”,全景数学让课堂更有生命力,课堂活动带动思维的跃动,数学思想与文化的渗透让课堂更有“数学味道”。正是教师、学生与课堂的变化让我们为之热泪盈眶,为之“唇枪舌战”,更为之定格每一次的怦然心动!心有则行有,你若愿变,人人皆全景!
如果您有意向让孩子加入我们,可以点击申请访校,届时亲自到校参观学校校园环境,体验学校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