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外国语学校教师培训:向高而行

来源: 上海民办东鼎外国语学校      编辑:佚名

2020年的9月1日,是上海中小学开学的日子,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外国语学校的一切都秩序井然,按部就班,好像与其他的开学日并没有什么不同,似乎很平常。可是,熟悉这里的人都会察觉,2020年暑假后的这个开学日,真的与以往有所不同,显得非比寻常,因为所有师生员工的脸上都多了那么一点点的“精气神”,行动上都多了那么一点点的活力,……所有的这些小变化都源于开学前的那几天高品质、接地气的培训。

培训结束后,大家反响强烈。讲座精彩绝伦、受益匪浅、感动至深、热血沸腾、坚定初心、明确了今后十年二十年的努力方向……这些词都成了教师们感言中的热词。所有参培人员,从学部校长到“教辅”到“宿管”,都从讲座专家身上发现自身**热情上的差距,不由自主地反思自己**上的不足、职业倦怠。大家在享受“精神盛宴”、大开眼界的同时,也会幡然醒悟,感觉自己其实还可以把本职**干得更好;“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大家由衷地感谢学校安排的既高大上又贴近**实际的培训,希望这样的培训多多益善。因此,“上师二外”开学前的一系列培训很值得回顾。

教师培训.jpg

教师培训

在二0二0年暑假就要结束、新学期即将开始的时候,晴空万里,艳阳高照,“上师二外”的小礼堂座无虚席,为期三天的新学期培训正在进行。今年的参培人数比往年增多了,除了教师,还有教辅人员,连宿管人员也都参加了,实现了李莉校长提出的学校全员参加培训的要求。

三天的培训,四场报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

《学习共同体:为了深度学习的发生》

主讲人:郑艳红老师

八月二十四日上午是郑艳红老师的题为《学习共同体:为了深度学习的发生》的讲座。郑艳红老师是新近加入“上师二外”的语文教师,现任“上师二外”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第三期、第四期上海市班主任带头人**室主持人,上海师范大学德育创新基地导师,“学习共同体研究院”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学文科组指导专家,区教师等。郑老师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着重介绍了近四年来致力于研究、实践高中语文课堂转型经历。郑老师围绕一次公开课、一次讲座、一次观课等关键事件,讲述了课堂转型的触发点:学习共同体;又从课堂中虚假学习、浅表学习入手,谈到了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学生真实学习的发生;结合丰富的课例,学生的学习需求、高品质学习设计,阐述了基于学习共同体让学生深度学习如何发生的实践探索。老师们深深地感受到“保障每一位学生高品质学习”的重要性。

下午是沙龙研讨活动,全校分为六组,各组分别由学校选派主持人,每个沙龙又按四人标准再分小组的方式,研究讨论如何结合本学科本职**实践“学习共同体”理论。最后由各小组展示研讨成果,气氛十分热烈。

《学做一个有教育情怀的老师》

主讲人:洪耀伟老师

八月二十五日,大家首先听了洪耀伟老师的《学做一个有教育情怀的老师》的报告。洪耀伟老师是上海市德育特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师,中国“青基会”希望工程讲学团特邀讲师,上海师范大学德育实践基地特聘导师,上海市第二、三、四期班主任带头人**室主持人。洪老师从学科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等几个方面谈了自己二十几年具有创造力的班主任**,引燃了大家的热情,更让部分年轻的班主任们茅塞顿开。两个多小时的演讲,很快就过去了。

然后依然是按学部分小组进行沙龙研讨,研讨过后,大家再次回到主会场,进入到洪老师答疑解问的互动环节,洪老师对一线班主任教师提出的问题一一予以解答。互动解答和他的讲座一样精彩,不知不觉已近下午五点,过了下班时间,可是老师们依然意犹未尽,毫无怨言,恋恋不舍,忘了疲倦。

《后喻时代,家校共育的挑战》

主讲人:沈奕斐博士

八月二十六日上午,学校请来了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家庭时光社区服务中心理事长、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哥本哈根大学客座教授沈奕斐博士为大家就“家校共育”的核心问题做了题为《后喻时代,家校共育的挑战》的精彩演讲。她作为专业的家庭研究者,把“生活升华为学术,把学术翻译为实践”,从家庭教育中的家长角色、学校教育中的老师角色;“后喻时代”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面临的挑战;“纠错教育的问题”等最常见又最令人困惑的问题,通过身边具体鲜活的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呈现了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让在座的教师员工们大呼过瘾,有的老师还后悔没把家人一起带来听一听这么过瘾、实用性这么强的讲座。

《指向深度学校的高品质的教学设计》

主讲人:陈静静博士

八月二十六日下午,学校又请到了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学习共同体研究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复旦大学公共管理博士后、东京大学教育学研究科佐藤学研究室访问学者、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访问学者陈静静博士,她为大家做了《指向深度学习的高品质的教学设计》的专题报告。陈博士从现实出发,分析当前课堂的困境和产生的原因,阐述了虚假学习、浅表学习、深度学习的区别,阐明课堂变革的方向,就是促进每一位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陈静静博士说,若想构建高品质的课堂,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现在知识讲授者的角色,要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有效的课堂设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窗外骄阳似火,窗内激情澎湃。

开学准备**.jpg

开学准备**

听听教职员工们的感言:

初中部杨周老师:

“上个学期,作为班主任甚是焦躁,没有与学生建立安全友好的关系,严重影响了**效率、自身情绪、身体健康;同时,也让学生的学习很没有安全感。这种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百害而无一利。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特点、性格特点以及学生学生特点,我觉得宁静安全温暖的师生关系是适合我们的。

郑老师的报告,给我比较大的感触便是师生之间互相的倾听和民主尊重。说起来很容易,如何倾听,如何民主,如何尊重,是很难的。郑老师讲到,在倾听学生、观察学生的时候,要听他不懂的不会的、做错的,并且不要立马驳斥否定,要去分析缘由,真正理解了再去做判断,**倾听;同时,在一些班级事务、学习方面采取民主方式,不能有偏见,听取大部分学生的建议,然后再做出符合大部分学生的决策而不是从自己的角度专断决策。当然在学生做出错误判断的时候可以予以指导。这样子,教师能够倾听民主尊重学生,也在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学生对于老师也会相对应的尊重理解,这样子师生关系就会相对和谐温暖。教师心境放平和了,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更得心应手,学生在受到尊重理解民主对待后,也更利于身心发展,学业进步。”

初中部王钰茹老师:

“听了四位专家的报告,我受益匪浅,获得了很多方面的指导。每一场报告都是各位专家,用时间、用精力、用情怀、用爱得出来的经验成果。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就得到了如此丰富的知识。我们要珍惜,更要实践,身体力行去做一个像他们一样有情怀的老师。”

小学部小黄老师:

“**个培训日,新学期的**课,郑老师与我们分享了她的个人成长经历,从迷茫到困惑,再慢慢步入正轨。郑老师的讲座声情并茂,富有激情,侃侃而谈,列举了一个个鲜活的例子,生动形象。她个人的故事对我影响很深,让我联想到,我在课堂中,很多时候也会遇到‘教师要教的和学生想学的不一样’的情况。因为我是体育学科,小朋友的身体素质多少都是有一定差异的,很多时候身体素质较好的小朋友在课堂上比较兴奋,不能按照指令去完成课堂训练。本以为这是正常现象,我只要规范课堂纪律,‘命令’学生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就好了。听过讲座之后我深深反思,这种教师自身安排的课堂是需要改进的,学生的学习需求没有错,他们渴望与老师一起把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初中部李德艳老师:

“洪老师认为,老师和学生之间应保持适当的距离,过于亲近或过于疏远都不合适,把握好尺度,严慈相济,尤其是对于刚刚入职的新教师,这方面往往把握不好。作为洪老师的同龄人,我很敬佩洪老师高尚的师德和高超的教育教学水平,为我树立了榜样,在今后的教育**中,我会不断学习,大胆实践,及时反思总结,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育人水平,做一名有情怀的老师,做人民满意的老师。”

国际高中部郑道恢老师:

“非常荣幸能够在短时间内亲身经历诸多专家和大卡的分享和交流,深感欣慰和荣幸之余,不禁触发了自己很多关于教育的迷思和困惑。洪老师的培训无疑是整个培训中最令人难忘和印象深刻的。对于我这个自以为非常有教育情怀的人来说都不有自主地对他发自内心的崇敬和尊重。所以,并非刻意恭维奉承,在这里我真心感谢上师二外,我感谢她给我机会继续实现我的教育情怀,我感谢她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我感谢她优美漂亮的校园,我感谢她人性化的关怀。我坚信,我坚信所有人都坚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怀揣一颗拥有教育情怀的心,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上师二外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国际高中部刘子帅老师:

“沈奕斐教授的讲座,深度分析了当下家庭教育的发展状况和家校互动中主要的矛盾点,同时也分享了一些解决方法。家校信任与职责划分能够使很多问题都得到缓解或解决。这对于我们班主任而言,能够了解到家校沟通时的矛盾点和雷区,也能够更好的分配老师和家长的职责,从而能够有效减少沟通中的矛盾。”

国内高中部王金凤老师:

“有幸聆听了郑艳红老师的讲座。已有25年教学经验的我,理念被再次刷新,刷新了我对教育、对教学的认知,收获满满,感悟颇多。也许郑老师和我年纪相仿,也许郑老师是以事实为依据,娓娓道来,让我倍感亲切。她的讲座让我产生共鸣。想起了刚刚教学那年,我班上有个女同学,在每节课上都与我高度配合,紧跟着我的步调。我说了上半句,她就很快接出下半句。使我对她有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她数学一定不错啊,根本不像家长和我说的她初中数学不好啊。可是每次考试下来成绩都是很差,可我一直认为她有考试怯场发挥失常,现在听了讲座终于知道了她只是很会对老师的察言观色,不懂装懂,是虚假学习。”

国内高中部陈薇老师:

“成为一名教师对自己而言也算得上儿时的梦想,还记得自己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壮志豪情和满腔的激情,但一年一年过后,这份豪情却被学生的无感、忽视及生活中的一地鸡毛打击的体无完肤,甚至身心俱疲。听完洪老师的讲座后有了很大的启发:只有真诚的赞赏、温暖的接纳、无私的爱才能真正打动孩子们,才能真正地走进他们的世界。”

国内高中部赵丽华老师:

“静静博士的讲座无疑是让我最期待的。她从现实出发,给我们分析了当前课堂的困境及原因,还阐述了虚假学习、浅表学习、深度学习的区别,明确了课堂变革的方向: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深度学习。如果想要给学生创设公平共赢的学习机会,走向深度学习,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倾听,去理解、接触、尊重所有学生,给予学生高品质的课堂。静静博士给我们介绍了很多案例,让我们了解什么是高品质的课堂。要想构建高品质的课堂,教师得先转变自己现成知识讲授者的角色,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有效的设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在这次培训中,不管是讲座还是沙龙活动似乎给我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让我感慨颇深。这些老师都是我的榜样,让我感受到了教学改革的力量。未来是不断变化的,作为教育者也要自我变革,才能教育出适应未来发展的孩子。不管在任何时候,我们要**改变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发掘自己的价值。”

国内高中部贺珍珍老师:

“沈奕斐老师的讲座意味深长,简洁明朗地和我们做了一次精彩的交流,让我对家校互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沈教授提到的‘老师与家长的角色混乱,互相不信任,权责利不对等,对集体生活的误解’等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理清了老师和家长的界限,给出了对策,非常实用。”

财务部主任刘英:

“作为一名财务,这个在学校里**的“芝麻官”,却拥有庞大的“人脉网”——领导、同事、学生、家长,每天总有忙不完的琐碎事。在这里边,最微妙的关系要数和家长的关系啦,是战友还是对手?总游移在这尴尬的边缘,徘徊,彷徨。今天洪老师的报告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了我的心田,绽放了温馨的花朵。通过学习,我懂得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和沟通的方法。首先,家长和老师是亲密的同志。我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基于这一点,我们就应该是平等的、和谐的。我们该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策略,站在利于孩子发展的角度上,解决问题,实现合作共赢。二者在地位和利益上是平等的。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洪老师说到的如何正确管理家长群,作为一名班主任管理不恰当导致小事变大事。管理得好整个家长群是满满的正能量。”

财务部周燕:

“开学伊始,学校为全体教职工组织了为期三天的培训,深感受益!在这次学习中,无数个关键词奔入脑海,汇成细流,滋养着身心,并深深感动。所谓的教育情怀,并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真情实意的点滴付出。”

行政人事部闵雪芬:

“有幸作为一名教辅人员参与了此次为期三天的培训,惊艳于郑艳红老师的新式课堂,感动于洪耀伟老师的教育情怀,感慨于沈奕斐教授的家校共建,得益于陈静静博士的深度学习。”

新学期开学前的培训,紧张充实,收获满满;课堂变革、教育情怀、家校共育,培训内容全面丰富;爱心、初心,责任、使命,执着、坚持,激情碰撞,运化出“上师二外人”活力四射的精神风貌。培训虽然结束了,然而被点燃的激情还不曾止息,必将化作满满的能量,充实到学校的各项**中。

相信每个人多努力一点点,就会使“上师二外”更杰出更非凡!

上海民办东鼎外国语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

相关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