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背景——心怀责任 勇于担当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当我们专注于亲情眷念、自我圆满之时,也不应忘记民生之疾苦同样关乎自我之荣辱。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勇于担当的民族脊梁从来都绵延不绝。
完成一次社会调查分几步:
社会调查是社会“调查”和“研究”的简称。社会调查是指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有意识地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考察、了解和分析、研究,来了解社会真实情况的一种自觉认识活动。本学期调查分两次,11月20日-22日次调查结束。参与调查的26个班级已调查到对象171位,其中拟帮扶对象53位。
1、确定调查课题:
为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我校从德育工作实际出发,设计开展以“关爱留守儿童、帮扶空巢老人”的调研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社会实践能力。
关爱留守儿童、帮扶空巢老人,奉献志愿爱心,构建和谐社会。
2、设计调查方案:
学生家庭附近留守儿童(六到十四周岁父母常年或连续三个月外出务工的在家儿童和孤儿、遗弃儿童及单亲家庭儿童),空巢老人(孤寡老人、“五保户”、“三无”人员、子女不在家庭附近工作,身边无人照顾的高龄老人)。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牵头分配小组(同村同小区者优先安排同一小组),发动学生广泛参与,小组自行选择指导教师,经实地调研后形成结论报告(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预计采取的解决措施)。
3、搜集活动资料:
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落实具体责任。学生调查统计各村(居)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了解其实际需求。
五六年级的孩子们做起调查来有模有样
各小组积极开展调研活动,采用调查问卷、声音、图片、视频等格式加以记录,突出成因和问题,着重做重点对象的调查工作。
4、整理和分析资料:
对留守儿童及高龄空巢老人面临的主要困难,通过实地调研,找到解决方案,可适当当地政府和社会福利机构,如可为留守儿童和高龄空巢老人分别提供作业辅导、心理抚慰、生活照料、应急救助、健康保健、文体活动等帮助。
关注社会问题、爱国奉献青春。“家国情怀、社会责任”项目课程体系中,鼓励学生自主发起、自主参与,形成以学校指导、家庭配合、社区单位等为场所的开展社会调研、慰问和帮扶活动。
身教重于言传,调查活动中得到家长们大力配合,感谢各位家长寒风中的接送、冬日里给调查对象精选的礼物……
希望这份爱与责任深埋在同学们的心里——“心怀祖国,乐于奉献”
如果您有意向让孩子加入我们,可以点击申请访校,届时亲自到校参观学校校园环境,体验学校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