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弘益剑桥国际高中 编辑:佚名
将孩子们培养成新兴的全球公民,国际学校的课堂在现有基础上还应新增什么元素?
这是弘益国际高中的老师们开展期末国际教育研讨会时,讨论激烈的一个话题。
问题源自于老师们对全球名校升学的思考,因为招生官不仅关注申请者的成绩,更在乎其综合能力。
一、为师之灵魂:关照与理解
原中国国际教育研究院副院长Robert Cochrane先生,早年加入弘益国际团队后,为学校建言献策,带来了诸多来自全球国际教育行业里的先进教学管理思路。
本学期暂告一段落,Robert先生再一次与弘益国际的老师们一同回顾了教学**,也为新学期的新动向,提出了他的思考。
无论时代对当下的教学有着什么样的影响,无论培养学生的方式如何,关照与理解学生,依然是教师从业者的精髓所在。这也是Robert在会上一再强调的。
因为只有关照与理解,才能与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关系,更能清楚地了解到孩子们在学习中的个性化需求。
二、适合:时代与学生的需求
研讨会现场,老师们表示,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教学的**挑战,是时代对新兴人才提出的更多新要求。然而人无完人,并非每个孩子都能踏入牛津剑桥的大门,也非所有人都能成为爱因斯坦一般的科学巨擘。
在Robert看来,这更需要老师们潜心于孩子们的个性特质。只有充分发掘了孩子们个性特长,才能帮助孩子们有不同于他人的一技之长,在未来社会有立足之本。
好成绩就一定意味着成功的人生吗?
Robert在现场提出了如此的反问,老师们并不赞同这样的绝对论。这也引发了老师们对另一个问题的思索,也就是国际高中的课程在现有基础上还应该增添什么元素,才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
三、在规则中发展自我是关键
在Robert的引导下,老师们达成了个共识——国际高中的课堂,应该帮助孩子们在规则中发展自我。
所以,其前提是**遵守规则,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
孩子们往往将国际高中误解为规则的避风港,殊不知,在大环境中,规则并不会因个体而改变。因而充分认识规则后的个性发展,才对孩子们具有正面意义。
四、团队:发挥每一位老师的长项
研讨会上,不仅探讨了课堂之于学生的关系,也调校了每一位老师在教学团队中的位置。
这是一支劲旅,因此每一位老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并非全能选手,而是在团队中,**每一位老师充分发挥各自的长项,形成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互补。
Robert指出,这也将进一步促成各类学科体系之间的合作。老师们需要思考的,将是开发更丰富的学科合作的学习项目。
反思颇多的研讨会,将成为弘益国际高中教学改革的起点。老师们和Robert先生的共同探讨,为新学期带来了更多的教学理念的同时,也将促成新的授课形式的落地。
老师们也将利用这个暑期的时间,打磨教学改革的各种细节,为下个学期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