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广外附设番禺外国语学校 编辑:佚名
如此优秀的孩子,是如何学习的?他的父母又是如何培养孩子的?
8月25日,我校邀请了杨子进与他的父亲杨文杰先生到校参与访谈,给家长和孩子们分享经验。
成长之路简要概括不过寥寥几笔,其中付出多少努力与汗水只有当事人最清楚。杨老师介绍了子进的成长历程后,观众席的家长、同学们纷纷向他们父子提问,想要了解得更多、更细。杨老师和子进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把育儿心得、学习经验慷慨相告。
1.您是怎样思考孩子跳级的?
是否让孩子跳级,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1)从能力上考虑,孩子是否具备跳级的能力,跳级后是否能跟上学习。
2)从人际交往、心理发展层面考虑,跳级是否阻碍孩子交朋友等。
3)从学习兴趣层面考虑,是否有利于孩子学习兴趣的发展。
4)尊重孩子的意愿。(最重要的一点)
子进有两次跳级的机会,**次是10岁时,第二次是升9年级时。我们综合这几点考虑,10岁选择按正常节奏升学,升9年级时则选择跳级。
不过,放弃跳级,不意味着放弃继续向前学习。经过与老师协商,子进被允许上课时自学,课后也积极参加各类数学比赛。没有跳级,但依旧保持超前学习的状态。
2.如何保持自律?
1)自我兴趣支撑。遇到困难时,逼自己一把,坚持过后的成就感会成为更强的动力。
2)有技巧的辅导。前期,父亲以讲解引导为主,后期,则是子进讲解、父亲聆听。遇到困难,父亲总让子进先尝试解决,有需要再请教,这样学习起来更容易。
3)来自家人的陪伴与支持。父亲、母亲、哥哥与妹妹都全力支持子进的学习,放弃了不少出门游玩的机会。有了家人的陪伴,学习路上不会孤单。
3.如何克服困难并保持学习热情?
1)有兴趣、有目标。子进从小就对计算机科学有兴趣,想成为一名计算机科学家,这个目标一直激励着他。
2)注重自我调节。在压力大、感到疲惫时,子进会选择休息、放松。状态不佳时,不逼迫自己学习,灵活安排学习时间与时长。
4.父母以怎样的姿态参与孩子的选择?
父母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辅助者,而非决策者。比如哥哥就以优异的成绩进入香港中文大学学习医学,杨老师一家并不觉得浪费了钢琴天赋,他们尊重孩子的选择。
5.有没有必要给孩子报奥数班?
奥数技巧性很强,有利于孩子的思维锻炼。
若是奔着锻炼思维能力的目的学习,是可行的,但要在孩子有意愿、感兴趣的前提下。
6.如果孩子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天赋,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报班吗?
1)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不强求发展特长。
2)要选择适合孩子性格特点的项目,“扬长”,而非一味“补短”。
3)如果选择报班,**选择1-2种,不宜太多,太多反而不利于孩子兴趣发展。
7.如何给小学的孩子挑选数学拓展书籍?
给孩子挑选书籍,要根据孩子的兴趣与需求而定。书中的内容,不一定全部做完、看完,而是有针对性地挑选题目或内容来学习。
此外,小学阶段,基础非常重要,加减乘除等基础知识的牢固程度会直接影响孩子下一个阶段的学习效率,要注重夯实基础。
……
是经验分享,也是榜样力量。经验虽不可粘贴复制,但启发定会在众多听众里产生。分享会上那一双双专注的眼睛透着向上奔跑的力量。加油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