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irefox 的查看页面源代码功能,可以一眼发现未闭合的标签、未转义的HTML字符,元素的盒模型等。在控制台还能查看出错的js(仅限格式错误,逻辑错误它是看不出来的)。另一种办法,提交页面代码到 http://validator.w3.org/ 来验证HTML、CSS。因为未闭合的标签比如div会造成排版混乱,面试要求上也时常可以看见能够书写符合W3C标准的代码。
2 不要滥用<div>,HTML5提供很多语义化的新标签,如:<header><footer>等语义化的结构标签,与<figure><figcaption>等语义化的表示带标题的图片等。这些语义化的标签对于搜索引擎极为重要。
3 web标准中,一个页面只能有一个h1标签。HTML5新增<section>,每个<section>都可以有一个h1。
4 尽量使用GIT与SVN(团队工作管理系统),否则以后无休止的修改会让你崩溃。写代码时的习惯就是写注释!写注释!写注释!如果你提交给其他人使用也一定记得单元测试。同时要对分支合并以及打tags有很清晰的思路,这样能够帮助团队进行非常好的版本管理。
5 尽可能不要设置元素的id如#main{}来设置元素css样式,而是用class方式.main{},另外应当绝对避免行内css样式,除非权重非常高。结构分离,js操作用id,css操作用className,这也算是业界不成文的规定了吧。
6 多列布局,不考虑低级浏览器可以使用CSS3的flex布局,可以做到比浮动更好控制,垂直、水平居中比起双飞翼可以很容易实现。但是现在不少网站还是要求兼容ie8,移动端和ie10对flex的兼容也参差不齐。这种奢求还是要过两年才能实现。总之先了解一下总是好的。
7 适当使用localStorage缓存HTML表单内容,防止浏览器崩溃、死机造成填丢。localStorage 只有对应的域名才可以读取;而且不是永久保存,在你操作表单时候,只是暂存入localStorage,在ajax确认表单提交成功后,要立即清除。
8 尽可能的把雅虎军规(前端网站优化方案)过一遍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去实践。比如合并资源压缩资源等等。能大幅度减轻服务器负担,加速用户浏览器打开速度。
9 自学前端入门编辑器,建议用sublime或atom,社区也比较活跃。很多人从vim frontpage Dreamweaver 改变过来。现在Hbuilder的用户也很多,不失为一种选择。
10 装一个二维码生成当前网址的插件,尤其在测试微信内的页面时候,非常方便。
11 尽可能使用iconfont(图标字体),以及能用CSS绘制的尽量不要用图片。因为现在的浏览器屏幕都是retain。
12 当你发现同样的代码写了快三遍以上的时候,就要开始考虑是不是可以通过写脚本的方式加快你的节奏了。千万别懒得写脚本,因为你会因为一次又一次重复的事花费大量时间。当然你也可以去网上找现成的。
13 最后,搭建一个你自己的博客,在空闲时间把你的心得发上去。等上一段时间在回去翻翻就能从你以前的知识中领悟到新的知识